>
>
服务指南
日常健康养生

 

1、五大妙招巧除煎炸时的致癌物:

控制油温,缩短煎炸时间;

及时清理油内杂质;

水煎法省油又健康;

搭配绿叶菜一起吃;

炒完菜后马上刷锅。

 

2、便宜又有奇效的治感冒方法

家用酱油是黄豆发酵而成的,中医中有一位药叫豆豉能治感冒,与其功效相似。做法:酱油与水1:10的比例加上葱白一起烧开饮用即可。

 

3、解酒小窍门

蜜水缓解酒后头痛;新鲜葡萄缓解酒后反胃、恶心;柚子能缓解酒后口气;酸奶缓解酒后烦躁;香蕉缓解酒后心悸、胸闷。

 

4、晒太阳的最佳时机

上午8时至10时和下午4时至7时,是晒太阳养生的最佳时间。

 

5、应对鼠标手

每工作一小时就要做一些握拳、捏指等放松手的动作。电脑桌上的键盘和鼠标的高度,最好低于坐着时的肘部高度,使用鼠标时,手臂不要悬空。要尽量靠臂力移动鼠标,不要过于用力敲打键盘及鼠标的按键。

 

6、缓解胃病

除了常备胃药以外,还可以用椒面粥、糖酒鸡蛋、茴香粳米粥等食疗方法来缓解胃病症状。

 

7、消除脑疲劳

多梳头,多喝水,放松神经,做几次深呼吸,每次大约3分钟—5分钟,吸气时腹部缓缓鼓起,呼气时腹部慢慢凹下,持续5分钟—10分钟。经常运动,每周散步3—4次,每次30分钟—45分钟,或一星期进行3—4次温和的户外活动,每次30分钟。

 

8、暖背部抵风邪

背部是风寒病容易侵犯机体的常见部位之一,在天凉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背部保暖。当背部发僵、发紧,甚至有酸胀痛感觉,说明背部受凉。在添加衣物的同时,可以拔拔火罐,还可以将红花、千年健、桃仁等药物用布包裹后放入水中蒸煮,待水温适宜时,将毛巾浸湿后敷背部。

 

9、常扩胸护心肺

心肺在胸中。两拳紧握,两侧上肢同时向外、向后伸开,连续做15次左右为一个过程,每次重复3-4次。还有一种方法,将手掌伸开,五指合拢,从两肋往胸口擦去,以擦拭部位感到发热为度,既能保护胸壁肌肉,还能增强心肺功能。

 

10、“饭后百步走”适合所有人么?

散步可以随时进行,许多人偏爱饭后散步。“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对一个健康人来说是有一定好处的,但是对某些人来说,就不一定有好处。例如,患肝炎的人,如果饭后活动,食物在胃内便不能很好地消化;食物很快地进入肠道,也不能被充分吸收,结果往往出现腹胀等症状;患胃下垂的病人饭后也不应该活动,后者会加重胃下垂。患有上述疾病或其他胃肠道疾病的人,饭后至少应静卧半小时再活动。

11、喝中药不一定要趁热

一般的中药汤剂应该“温服”,即药汤煎煮后立即滤出,在常温下晾至30℃~40℃时再喝。特别是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如瓜蒌仁、乳香等。温服和胃益脾,能减轻刺激。丸、散类的中成药应该以温开水送服,这也是温服的一种。发散风寒的中药如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等,应该“热服”。而解毒、清热的药,尤其是夏天解暑的中药,则“冷服”效果更好。

对于清热类中成药片剂或胶囊剂,用温水或凉开水送服比较好,水温太热,会导致药物中的挥发性成分挥发掉。而对于感冒清热颗粒等颗粒状清热类中成药,通常会含有一些清温解表的成分,水温过热也会影响药效。因此,对于这类颗粒状中成药,应当用60℃~70℃的水冲开,等水温降至40℃左右时再服用。

12、如何应对夏日中暑?

高温天气,如果你感到头晕、眼花、头痛、恶心、胸闷、烦躁等症状,你可能就中暑了。中暑一般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高温、高辐射,也就是俗称的干热,强烈的太阳照射和较高的温度导致人体水分大量散失,若水分得不到及时补充就非常容易中暑。另一种是高温、高湿度,即夏季常见的湿热天,人体不能正常排汗,皮肤血流量增加也会导致中暑。

一旦出现中暑症状,我们应立即停下正在做的事情,找一个阴凉处坐下休息:同时补充水分,小口慢饮。解开领口扣子、领带等,保持身体周围通风,并涂抹或服用解暑药物;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后,若症状不减反增,应及时就医。

多饮水:首先应注意补充水分。夏季人体水分挥发较多,不能等渴了再喝水,那时身体已是缺水状态。另外,身体中的一些微量元素会随着水分的蒸发被带走,应适当喝一些盐水。、

饮食: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如鱼、肉、蛋、奶和豆类;另外,还应多吃能预防中暑的新鲜蔬果,如西红柿、西瓜、苦瓜等。大量吃冷饮容易中暑,因为人体局部的温度突然降低会影响到各系统功能的正常运行。

外出: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涂抹防晒霜,带上充足的水。此外,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藿香正气水等一定要备在身边。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少穿化纤类的衣服,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

睡眠:高温天气体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有助预防中暑。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扫二
维码

扫一扫立即进入
网上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