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浦东时报》
记者 张淑贤
在保险业新一轮对外开放之际,一些保险公司已是昔日保险业对外开放的受益者,复星保德信人寿即是这样一家合资寿险公司。2012年9月,复星集团和美国保德信金融集团联合发起设立复星保德信人寿,总部位于浦东,这是我国首家民营和外资合资的寿险公司。
复星保德信人寿总裁储良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两大世界500强企业共同设立的寿险公司,复星保德信人寿6年来承袭了股东方在产品、服务、风控、投资等方面的优良基因,已搭建了寿险、重疾险和年金险等产品体系,满足了客户在人身保障、健康和养老等方面的需求。
瞄准细分领域发力产品创新
作为寿险公司的后来者,复星保德信人寿走的是一条“瞄准细分领域,发力产品创新”的道路。在储良看来,这也是中小保险公司的出路所在。
去年12月,复星保德信人寿与腾讯金融云智能风控模型合作,依托腾讯在金融反欺诈、智能风控技术上的优势,将保险反欺诈智能风控模型首次应用在互联网长期寿险领域。
“客户目前主动购买保险的意识非常强,考虑的问题不再是是否需要买保险的问题,而是保额够不够的问题,而市场上的寿险产品保额偏低,已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储良告诉记者,在这样的背景下,复星保德信人寿与腾讯金融云合作,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甄别客户基础上提高了保额。
基于上述技术推出的首款产品——复星保德信星安定期寿险在免体检的情况下,不分年龄最高保额可达200万元,目前该款产品最高保额已提升至250万元。
记者获悉,该款定期寿险产品在互联网平台上推出半年多来,市场占有率在国内已名列前茅。
此外,复星保德信人寿还已推出了多次赔付的重疾险、含身故责任的老年防癌险等特色保险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差异化需求。
“公司正在与复星医药合作,打算针对痛风人群推出专门的保险,即痛风人群在复星医药买药时可获赠相关保险权益。”储良介绍称,“‘药+保’模式对客户、复星医药和复星保德信人寿而言堪称‘三赢’。”由于带领公司持续发力产品创新,储良获得了沪上金融家“2017沪上金融创新人物”奖项。
期待开放向业务等领域拓展
值得一提的是,定期寿险正是复星保德信人寿外资股东——美国保德信金融集团长期为客户提供的险种,它能够在身故发生时尽可能的降低家庭财务的损失。
储良告诉记者,复星保德信人寿致力于搭建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销售模式,为客户提供终其一生的保障设计和财务规划,正是借鉴股东方保德信的经验。
在保险业进一步开放背景下,储良期盼着,对已引进的机构在中国市场深耕发展方面,监管层可以在外资公司机构开设方面给予更多支持,这样可以把优势的产品、服务和技术推广到更多领域去。
储良几天前刚从美国保德信总部考察回来,一个细节让他印象深刻。保德信在美国的分公司规模大的也不过五六名内勤,其中,风控人员就有两三人,直接隶属于总部,考核与绩效也与分公司的业务量没有任何关系,“在风控和合规方面,复星保德信人寿仍有很多方面需向外资股东方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