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邓攀
只要团队有创业精神、有企业家精神,很多事情就很容易达成共识。
文 | 《中国企业家》记者 粟灵 编辑 | 马吉英
“我们的人员要有国际化视野,同时,我们也特别强调海外人才的本土化建设。”在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木兰汇公益基金会主办的全球木兰论坛暨2018(第十届)中国商界木兰年会上,复星国际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复星保险板块董事长康岚强调,打开全球市场要人才先行。
康岚是人力资源管理出身。即便成为复星保险板块掌门人以后,她也积极推动人才的国际化选聘。
2014年1月10日,复星集团宣布,复星国际在竞标中以10亿欧元的报价,击败美国基金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获得CaixaSeguros(CSS)的80%股份。后者系葡萄牙最大的保险公司,占葡萄牙市场的1/3。
“这么大一家公司投完以后,我们一共只派了一个CFO。管理上还是非常顺的。”康岚介绍,“在海外投资一家公司,我们不会大量派国内的人过去。海外人才的本土化,是我们的一个特点。”
康岚认为,打开全球市场,除了人才先行以外,还要强调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复星在国外的投资收购,特别关注其产品和技术与中国市场的对接。同时,要强调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的一致性。“各地有各地不同的法律法规、监管要求和风俗习惯,这些都不是那么重要。只要团队有创业精神,有企业家精神,很多事情就很容易达成共识。”
以下是康岚在全球木兰论坛暨2018(第十届)中国商界木兰年会上的演讲节选:
大家好!首先很高兴有这个机会交流,我简单介绍一下复星的国际化,我们在中间的体验和一些观察。
首先,先介绍一下复星。我们是全球化的企业,在这几年全球化做得还是不错的。我们现在核心的战略就是围绕全球的10亿家庭,关注的是健康、快乐、富足这三块的需求,打造一个生态圈。
复星的全球化有几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就是我们强调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我们在国外如果做投资收购,会特别关注它的产品或者是它的技术和中国市场、中国消费者的对接。比较典型的案例就是,比如我们投资地中海俱乐部,当时确实考虑到整个中国的消费群体会有消费升级的需求,也很看重地中海俱乐部的业务模式不简单是一个度假,而是特别适合家庭的度假。投资以后,一方面是帮地中海俱乐部加大了中国游客的数量,另外也帮它在中国发展。现在已经有5个地中海俱乐部的(分点),我们计划2020年能够做到20个。
第二个特点是人才先行。我自己的身份有一点特殊,因为我2010年加入复星的时候,我是负责人力资源的,在过去的7年里,我们的人才特别是国际化的人才发展还是比较快的。记得当时我进复星的时候集团是200人不到,现在是1300人左右。招聘上我们要求国际化是一个很基本的元素。
人才也有两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个,我们要求国内的人员要有国际化的视野,倒不一定说非得有背景,有些人在国内,但是他的学习力、敏感度也很重要;另外,我们也特别强调海外的这些人才的本土化。复星如果在外面投资一家公司的话,也不会大量地派国内的人过去,这也是我们一个特点。
举例来说,我们在葡萄牙投资它最大的保险公司,这家公司占了葡萄牙市场的1/3。这么大一家公司投完以后,我们一共派了一个CFO,这个CFO还是我们投资完了以后招的再派过去的,其实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或者说大家从管理上还是非常顺的。
讲到人才先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我们投资以后所谓的投后管理,也是充分地考虑人的因素。比如法人治理,比如它的整个团队是不是有创业精神,是不是能够很好的和我们的发展想法相一致,我们在团队的选用、激励机制、梯队建设,这些方面会一起花精力去设计。这样在海外投后管理还是挺有效果的。包括我们在日本投的一家资产管理公司也是,那时我们非常明确,一定找当地的日本人派进去,不派中国人。人才的本土化建设,挺重要的。
第三个特点,我们特别强调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的一致性。大家觉得到世界各国去做相关的投资或者发展好像感觉差异很大,大家经常会强调这种差异,但是我觉得还是要抓共同点。
对我们来说,我们抓的特别简单或者说特别容易统一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企业家精神。不管你到哪一个国家或者市场去做业务去发展,它的团队尤其是一把手负责人的干劲,这种企业家精神是最最关键的。其它方面,各地有各地不同的法律法规、监管要求,或者是风俗习惯,这些都不是那么重要。只要团队有这种创业精神、有企业家精神,很多事情就很容易达成共识。这也是我们全球化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谢谢!
值班编辑:高又又
审校:张弘一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