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2015复星保德信青少年社区志愿奖颁奖典礼在上海隆重举行。颁奖典礼现场,15名初中和高中生当选为全市最出色的青少年志愿者,被授予“明星志愿者”称号和银牌。其中,来自上海中学的李嘉昊和上海市莘庄中学的许超被授予“慈善大使”称号,他们将代表中国参加今年五月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来自世界各地优秀中学生志愿者云集的全球颁奖典礼。李嘉昊带领上海市学生志愿者联盟自闭症项目团队,帮助服务自闭症儿童及智障人士。许超作为学校志愿者服务队的队长,致力于寻求更广阔的志愿活动平台,与多家机构建立了合作联系。活动现场,主办方还视频连线了远在加拿大的首届“慈善大使”和金牌获得者张怡天,她表示:“参加公益活动使我收获很多快乐。同时,在参加全球颁奖典礼的过程中,自己更是从其他国家的选手身上获得了更多公益启发。”
“从身边开始,从小事开始,从爱好开始,书写你的精彩志愿故事。”这是复星保德信青少年志愿奖所倡导的志愿者服务精神。该奖项2013年春末正式踏足中国,一直从青少年的视角,寻找他们的善举,发掘青少年身边可敬可学的精彩志愿故事。过去两年间,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 志愿者的故事和精神也传播开来。据组委会介绍:“2014年,我们共收到了来自上海49所初高中的案例182份。2015年,我们携手上海中学生报社,共征集到了来自68所学校的421份申请案例。参与学校的数目较去年增加了39%,申请案例数量增加了131%。”
实际上,数据增长的背后是青少年参与公益热情的提高。《“十二五”中期上海市青少年发展状况指标监测报告》显示,上海青少年年均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时间为30.59小时,比“十一五”期末的21.91小时增加了8.68个小时。另有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19.2%的受访者表示可能会在NGO等社会组织领域中就业或创业。“在这些参与青少年社区志愿奖案例申请的志愿者身上,我们看到了更持久的时间投入、更多重的发起角色、更切实的活动描述。他们或在师长的带领下,积极思索并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或由好奇心开始、独立自主,尝试发起一个个公益项目或公益活动来反哺认识社会。”有组委会人员评价道。保德信青少年社区志愿奖行政总监Greg Loder先生也表示:“非常高兴看到,今年参与申请的中学生们能够超越自己、采取行动,帮助社区解决问题。希望他们再接再厉服务社区,并且鼓励更多朋友参与到志愿活动中来。”他说,“我期望你们把你的公益项目继续下去”。
另外,随着公益理念的深入人心,00后也逐渐成长为公益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了解,在今年的421份志愿者的申请案例中,有60%以上是00后。他们敢于创新、坚持不懈,让社会看到了90后、00后的社会担当和人格力量。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社会、告诉将来:他们可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哪怕只是一点点。正如复星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吴平先生所说:“很多公益项目的发起人都是青少年,在资金不足、时间有限的诸多限制下,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公益项目中,从身边小事做起,将公益的热血和激情奉献给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希望中国青少年的公益事迹能在全世界传播开来,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鼓励更多的人投身公益。”
据了解,该活动由复星公益基金会和保德信金融集团联合主办,复星保德信人寿保险公司协办,中学生报社参与合作,项目还得到了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的指导。此外,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学生媒体发展中心、复星公益基金会以及保德信金融集团、各级媒体等百余位嘉宾出席了本次颁奖典礼。